|
|
近日,上海体育博物馆“移动的体育博物馆”展车正式发车,引发关注并获好评。同期,“体育同兴 和合共生”长三角体育文化精品主题展在上海体育博物馆启动,主题展由上海体育博物馆携手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体育博物馆共同策划推出。此类展览体现了友谊与团结、和平与公平、关爱与尊重等深刻主题,彰显了体育文化的丰富内涵。从中国奥运首金获得者许海峰的大赛奖杯,到中国首位女子奥运冠军吴小旋的训练笔记;从江苏省运动员参加第二十三届夏季奥运会的纪念盾牌,到2005年第四十八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奖牌……一件件展品记录着赛场上的每一次冲刺跳跃、每一次挥汗如雨,牵动着人们关于体育赛事的共同记忆。正是无数个日夜的刻苦训练、伤痛中的咬牙坚持、失败后的重新站起,诠释着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这种精神不仅激励着运动员们在体育赛场上自我超越、奋发进取,也吸引着普通人积极参与各类体育运动,共同感受体育之美。近年来,我国体育文化发展欣欣向荣,为体育强国建设汇聚起磅礴力量。《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实施体育文化创作精品工程,创作具有时代特征、体育内涵、中国特色的体育文化产品;《“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
|
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对话,深入“烙画”技艺工坊学习,逛非遗市集体验“压花”等手作技艺……日前,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活动——2025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位于北京朝阳区的塑三文化创意园文化广场启动。活动期间举办了非遗交流会,高校师生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文化产业从业者围绕非遗传承的创新路径展开深度对话;有展示非遗技艺、手工艺品的非遗市集,巧娘手工艺协会的漆扇、泥塑彩绘,青海玉树的青绣等非遗产品通过市集展销,增强公众对非遗价值的认知;有非遗游戏互动,市民和游客可体验投壶祈愿、幸运套圈、糖画手作、捶丸挑战等游戏;有包括竹编、绳结等在内的沉浸式手作体验,通过“技艺讲解+亲手制作”的模式,让参与者从“旁观者”变为“体验者”。本届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由北京朝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朝阳区宣传文化中心指导,北京塑三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主办,以“活态传承、产业赋能、人才孵化”为主线,旨在促进非遗在高校和文化园区内的传播,增强大众对非遗的认知与保护意识。
|
|